心理管理

暴跌5000亿和暴赚1000万——游戏的暴跌和抖音的暴涨,背后都是“赌博机制”

22日中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仅发布当天,腾讯和网易两家公司的市值应声暴跌5000亿!

什么内容,能够对网游造成如此伤害?

很多新闻总结的“版号有效期一年,不能屯版号”、“不得设置每日登录、首次充值、连续充值等诱导性奖励”、“不得设置强制对战”等等,这些都不是关键。

版号一直都紧张,而且是掌握在广电总局手里,想靠版号盈利,广电随便动点手指就能打发掉,根本不是问题。每日登录、首充等奖励,都是蝇头小利,不是问题。不得强制对战说得很模糊,无非是把真人PK另设一个按钮,现在基本都这么做了。

 

真正革了网游的命的,是三个组合,

第一,限制高消费。不过这个以前都有的,不算新。

第二,禁止洗钱。所有网游运营的虚拟消费必须使用数字人民币,说白了就是纳入金融监管,这一下把洗钱的路给封死了。

第三,限制赌博。这一刀砍到了游戏的大动脉。

 

限制赌博通过以下这段话:

第一句:“游戏随机抽取服务(也就是抽卡、开箱等),应对抽取次数、概率作出合理设置,不得诱导网络游戏用户过度消费。”

这一条旧规定也有,没啥威力。

要命的是下一句,也是这次新增的一句:

“同时应为用户提供虚拟道具兑换、使用网络游戏币直接购买等其他获得相同性能虚拟道具和增值服务的方式。”

这一句话,直接打击到了网游的核心关键:

赌博机制。

 

所有的赌博(麻将、纸牌、老虎机等等)都源于同一个原理:利用大众对概率的误判和概率事件的上瘾机制。

简单点讲,就是如果一件事情是拼概率而非拼能力,而报酬又特别吸引人,那么不管这个概率有多小(哪怕小到几乎没有),都会让大部分人不断重复,试图让小概率事件砸到自己头上,最终形成一种上瘾行为。

赌博如此,彩票如此,开盲盒如此,抓娃娃如此,但凡靠概率获利的,都带有这种上瘾特性。

国家大力打击赌博,但网游的从业者利用自己聪明的大脑,发现了可以把这种赌博行为包装在游戏当中,于是几乎每个游戏都内置了这种赌博机制,大赚特赚。

网游的这种赌博机制让无数自制力低的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为了一个虚拟的、概率小到几乎没有的报酬不惜砸锅卖铁,更严重的直接倾家荡产。

并非真的要那个报酬,而是只要开始投入到这个概率游戏当中,就会逐步让人上瘾,一次没抽到,心里不服气,不信自己运气那么差,就会再抽一次,就这样一次一次地抽下去,直到抽中奖品,瞬间之前积压的不满、愤怒、憋屈、压力都会在刹那释放出来,达到愉悦的高潮。体验过这样的高潮,就又会想念这种感觉,于是开始下一轮抽取,屡抽不中,又一次积压负面情绪,就一直抽下去,直到下一轮抽中……

就这样反复诱导人上瘾,毒害深远。

陷入这种上瘾机制的人,其性格、行为都会被扭曲,直到最后大脑结构都会改变,整个人就毁了。

 

国家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出台了一系列规定,要求对所有随机抽取(抽卡、开箱、砍一刀等等)的概率做公示,希望让玩家看到那么低的概率,从而理性思考,理性消费。

结果没想到,绝大多数人对概率压根没概念。

抽奖的概率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公示之后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绝大多数玩家压根不看,即便看了,也压根无所谓。管你百万分之一还是亿万分之一,我就相信我是那个幸运儿!陷入了赌博情绪当中的人,根本没有理性思考的能力。

其次,很多“聪明人”也在公示上打插边球。

比如说,公示说你已经完成了99%,还差1%就能拿奖品了!最后发现,无论努力多久,就是拿不到奖品。于是告上法院,说虚假公示,骗人。

结果人家到法庭之后,说:所谓1%只是因为显示数位不够所以四舍五入了,实际完成进度是0.999(后面一万个9)%,所以你还要完成后面一万个9,才能最终完成1%。

够无耻吧?但是无耻归无耻,上瘾的人就是那么多。人家拿捏住了人性的弱点,赚的盆满钵满。

这种赌博机制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青少年心智不成熟,更容易陷入这种人性陷阱中。

 

之前的规定施行之后发现起不到作用,于是新规定出来了。

新制度规定:“所有随机抽取的道具,同时应为用户提供虚拟道具兑换、使用网络游戏币直接购买等其他获得相同性能虚拟道具和增值服务的方式。”

也就是说,必须在抽奖之外,提供直接购买的选项。

不用抽奖,不用赌博,不用拼运气,可以直接购买。

有人说:那我定一个天价,一个皮肤/角色/道具一万元,摆明了就是不让你购买,而是来抽奖。

那就违背了第十八条“限制游戏过度使用和高额消费”的规定,依然违规了。

也许一开始还是很多玩家喜欢抽奖而非直接购买,因为抽奖可能花一点点钱就能抽到大奖,而直接买可能要好几十甚至几百。

可只要时间一久玩家就会发现,自己抽奖花的钱,大部分情况下都远远超过直接购买的消费,也就都不会去靠赌博消费了。

 

这一个新规定,限制赌博+限制高消费+禁止洗钱(所有资金必须纳入监管),直接封杀到了很多游戏盈利的核心机制,难怪游戏股票瞬间暴跌。

 

而设计“赌博机制”吸引大众的,不仅仅是游戏行业,短视频领域也偷偷在利用这套机制。

 

最近突然莫名其妙爆火的“闻会军”,一个普普通通,毫无特色的中年人,仅仅因为拍了几十条抖音,内容平平无奇,没有任何爆点,却突然大红大紫,流量上亿,开一次直播就收到打赏近千万。

无异于买2块钱彩票最终天降大奖。

再之前的“于文亮”也是如出一辙,毫无特色,平平无奇,一个普通人,就是拍了一些毫无内容的短视频,突然爆红爆紫,成为全网顶流。

引得成千上万的人都要兴奋疯了:原来不需要任何背景,不需要任何技术,不需要任何策划,也不需要任何团队,不管你拍的什么没营养、没质量的内容,都可能爆火爆红!于是一个个打了鸡血一样投入去拍短视频,期望自己成为下一个爆红的顶流。

但大部分人不去想,短视频用户已经突破了10亿,拍短视频的人没有十亿也有八亿,在几亿人中爆红这么一个人,概率是多大?

彩票特等奖概率大约一千万分之一,而这个概率低达八亿分之一,想靠这样暴富,还不如去买彩票。

但大部分人不会这么想,他们不去思考这只是平台随机抽取一个人中大奖,目的在于刺激其他几亿人消耗在这个平台上。他们纷纷去研究、总结(根本不存在的)规律,一遍又一遍拍摄视频,期望自己中下一个大奖。偶尔中个小奖(流量有个几百上千)就兴奋不已,认为自己离下一个顶流已经不远了,更加疯狂投入进去。

 

这一套赌博机制真的能吸引太多没有自制力、没有思考能力、没有理性的人。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就在这一帮“聪明人”的陷阱之中无法自拔。

大家觉得,利用人性的嗜赌特点赚钱,​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点击数:34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