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这一点是大家毋庸置疑的。
但这种安全和自由,不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的治安环境,一度非常糟糕。车匪路霸横行,飞车抢夺遍地,扒窃抢劫猖狂,诈骗拐卖常现。
但是经过我们政府、公安的一步步治理,最终打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太平盛世景象。短短十几年,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成功因素:我们的公安系统,懂得「聚焦要事,重点突破」的方法。
公安局,派出所,日常工作忙不忙?忙,非常忙。为人民服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累死人。无穷无尽的琐事,鸡毛蒜皮的纠纷,尤其是当年,面对糟糕的治安环境,各种问题更是纷至沓来。
忙个没完,绝对是民警永恒的主题。
而且好像这些工作,没有一个不重要的。每一件事情,对当事人来说,那都是天大的问题。手机丢了,包被扒了,人被打了,狗不见了,钱被坑了……每个事情都让人心急火燎,都要求派出所尽快帮自己搞定,否则都骂警察不作为,只会欺负老百姓。
奔来跑去,天天救火,日复一日,好像永远没有终点。
面对这种一团乱麻的情景,能怎么办?
要想系统性地解决问题,就不能沉浸在这种日常、例行的事务中,而必须深入某个领域,集中、彻底地解决一个深层的问题,然后再下一个,从而达到全盘优化。
也就是「聚焦要事,重点突破」。
但是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困难无比。
因为那些例行的、日常的、突发的事情,每件好像都那么重要,一天都不能落下。
可是,如果事事都重要,也就等于都不重要。
我们的公安是如何做到的呢?
就是在保障日常基本功能正常运作的基础上,通过一个个「专项整治」的项目,来实现根本问题的突破。
也就是:日常工作基本运作,重点项目集中解决。
越是高层,越是主抓重点工作,而且一次只抓一个重点,绝不眉毛胡子一把抓。把一个问题深入解决了,再去诊断下一阶段的重点。
譬如说飞车抢夺整治,扫黑除恶,彻查酒驾,娱乐场所整顿,打击邪教,等等。一个又一个专项行动,有时候确实会暂时忽略一下其他平常的工作,引起一些群众的怨言。但是当一个一个重点工作执行到位之后,整个社会治安都好转了,那些突发的、琐碎的事务,也就大部分消失不见了。
就拿最近的例子来说。最近很多人发现,对「防治诈骗」的宣传,一下子铺天盖地,无孔不入,哪哪都是防诈骗的广告。地铁贴着有,公交贴着有,大小屏幕都播视频,各个公司、企业也都要求张贴防诈骗传单,各地纷纷举办各种活动宣传防诈,公安、民警苦口婆心地引导群众下载防诈骗APP,告知防诈骗热线。为了让大家参与进来,各种办法都想透了,甚至还有用武警哥哥的颜值来「色诱」的:只要下载安装APP,就能跟英姿帅气的武警小哥哥合影!
这就是「聚焦要事,重点突破」的一个生动展示。
不是说这段时间公安就只抓这一件事,其他工作就不干了。正常的日常、例行的工作,依然要执行处理。但是在那之外,这段时间还有一个重点突破的工作,也就是防诈骗的工作,重要度是排在第一位的。
防治诈骗的宣传,看起来是一件没有直接成果的事情。上当受骗的,找你报案,追回损失,这是直接、紧急的工作,做成了,就是成果。而宣传工作,是计算不出来追回了多少损失,拯救了多少人的,这属于不紧急,不直接的工作。
但是,往往重要的事情都不紧急,而紧急的事情都很无奈。
已经被骗了,再去报案,追索,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即便追回了损失,也付出了很多,甚至成本还更高。
如果能够从一开始就不被骗,这节省下来的利益是巨大的。
可是恰恰因为不紧急,不紧迫,所以重要的事情往往没人做,或者做了一会儿,发现没直接收益,慢慢大家都不做了。
每个人都会默认把精力、时间花在那些眼前要解决的、紧急的事情上。
而重要的事情没人做,上当受骗的人就一直在增加,以后就一直都那么忙。
用一段时间的集中轰炸,做点「不紧急」的重要事情,把这件事情做到妇孺皆知,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上当受骗的事情将极大减少,民警们也不用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处理一件件诈骗受害的事宜了。
我们会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公安系统的工作重点又会换了。当然,正常的、基本的工作一直都要运作,但他们不会每日仅仅扑在这些例行工作上,尤其是上层领导,更是不会花大力气关注这些例行公务上,而必然是把重心放在每个阶段都不一样的重点工作上。
而且领导还要不停的思考,到底哪个重点工作,是当下阶段最核心的。
倘若每次会议、总结、汇报,每个单位都是讲讲日常工作,例行工作,基础数据,这样下来,必然是几十年如一日,毫无进步的。
企业的管理也是一样,不应该每次会议、总结,都是在谈日常、例行工作,都是在谈解决了几个实际问题:生产了多少产品,修好了几台机器,新找了几个供应商,增加了多少用户……这些工作,是无法支撑起战略目标,不能称之为执行力的。
真正要实现战略的执行,必须是:
第一,找到现阶段需要改进的重要方面,能够支撑总体战略达成的重点任务;
第二,把例行工作安排妥当,维持必要的运作,然后把重点资源、人才、精力,都集中投放在前面找到的这个重点上;
第三,一个阶段内,全力跟进、推进这个重点任务,把奖励、惩罚、检查、统计的力气都花在一个事情上,营造一种铺天盖地、全力以赴的氛围;
第四,完成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后,再探讨下一个阶段的重点任务。
只有经过这样的循环,才能在保障当前基本工作不大滑坡,同时不断推动根本性的问题解决,让整个系统持续往上升级到新阶段。否则,永远在现有阶段上挣扎。
只有阶段的提升,才是真正的提升。
就好比方一个人的收入。当他是员工阶段的时候,做得再好,也无非是其他人拿5000,他拿个6000,最多7000。而如果他升职到经理,可能起点就是8000,做得好能有一万多,但再高可能也就这么多了。如果升到总监,薪资也许能翻倍。如果继续升值,年薪也许就是百万计算。
如果一直在一个阶段挣扎,不管做得多好,也拉不开太大差距。只有阶段的晋升,才能真正实现价值的飞跃。
企业也一样。当下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是在当下阶段挣扎。只有整个系统上升了一个层次,才能真正拉开企业的差距。
所以,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不应该每日沉醉在日常工作、例行工作、具体问题的解决上,而是要看得更高一步,更远一步,找到能够帮助组织上升到下一个阶段的工作。
这才是经营管理有效之道。
-scaled.jpg)
点击数: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