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郑渊洁的一篇童话里讲到一个情节:
主人公练篮球,先从篮下投篮练起,很快就可以几乎百发百中;
这时候退一步,在之前的基础上,可以很简单也练到百发百中;
一直这样,每次退一步,练到罚球线投篮几乎100%;
再继续退,退到三分线必中;
再退一点点,直到练成后场投篮,每投必中,横扫世界无敌手。
一个位置练好了,只退一点点,看起来好像没有问题。但这个结论却如此的荒谬,明显是有问题的。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在于,这个故事把世界想象成简单的线性世界了。
什么是简单的线性世界?
就是一切发展只遵循一个简单的增长规律,以此无限延伸。
比如一个孩子,1岁到3岁,长了30厘米,以此推算,等他10岁的时候,就有2米高了。
这明显是很荒谬的,但在现实中,抱着这样简单的线性思维来理解事物的现象,却非常普遍。
譬如说,有个鸡汤是这么说的:
1.01的365次方,等于37.38
1的365次方=1
0.99的365次方=0.025
鸡汤总结: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后差距就有这么大。
如果这个公式是真的,那么一个学生从60分开始进步,一年之后就能考2000多分。
这个世界不是简单的线性逻辑的,甚至说,这个世界很少有简单的线性关系。
篮下投篮,可能1天就能练会;
退一步,可能要练2天;
再退一步,练3天……
退到罚球线,要想几乎必中,可能要练几个月甚至一年;
再退到三分线,要练成必中,可能要练五、八年;
再退一步,就要练10年。
一步10年,再一步20年,再一步30年……
所以一开始那招的问题,不在于练不出来,而在于没有时间。如果给人1万年,也许真能练出来。
学生考试也是的,60分提升到70分,稍稍努力就能达成。而90分提升到95分,也许要花一年。人的进步,根本不可能像公式中一样,每天稳步增长的。
但简单逻辑很受欢迎,因为够简单,不用动脑子,还能给人虚幻的慰籍:
牛奶是白的,所以喝牛奶就能变白。
兔子跑得快,所以吃兔肉就能跑得快。
吃猪脚补脚,吃猪肝补肝。
把角质层泡够水,泡的水分溢出,就感觉皮肤好了。
小孩成绩不好,原因就是手机、电脑、电视。
有人拜佛,然后病好了,菩萨真灵验。
……
这类简单又荒谬的逻辑,往往根深蒂固。
在企业管理中,也存在大量这样的思维方式。
打鸡血,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事情办不好,就是员工不行;
以前发财了,现在也能发财;
别人这么做,我们也这么做;
搞个股权架构,员工就能发疯一样干;
学阿里巴巴给内部起花名,就能像马云一样成功;
……
总之,就是希望把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的事情,用一个非常简单、浅显的理由来解释,和解决。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这么简单、直接的,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原因和关联的。
最可怕的是,如果沉迷于这种初级的线性思维,就再也不愿意动脑子,不愿意深入思考,慢慢也就荒废了。
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够踏下心来,细细思考,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拍脑袋想事情。
点击数: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