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领导力不是万能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流行一种把管理和领导力对立起来的风潮。

在那个体系中,“管理”一词囊括了所有被认为是“差的”或被划归到“低级别”的因素和环节,比如日常经营运作、实际业务的处理,还有规划、控制和编制预算,等等。

与之相反,“领导力”包含的都是那些被视为“好的”或“重要的”部分。换句话说,凡是涉及领导力的,都是面向未来、更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意识、更加远大宏伟的事情,是需要用到“愿景”和“梦想”形容的那类事。

管理是低级的,生硬的,过时的;领导力是高级的,先进的,伟大的。

 

但其实隐藏在里面,更吸引人的一种理念是:

管理是辛苦的,是要干活的,是要努力付出的;而领导力是轻松的,自己只要挥一挥手,下面的追随者就赴汤蹈火,根本不用自己操心,一切成果自然有别人完成,并双手奉上。

理想中的领导者,是国王,是领袖,是教皇,是任正非,是马云,每天的工作就是谈谈梦想,说说大势,剩下的就是享受生活;而管理者,要计划,要沟通,要监督,要指导,要检查,要反馈……

想一想,就知道哪个更吸引人了。比起柴米油盐酱醋茶,大部分人更喜欢谈谈美国军势,说说日本局势,关心一下中东冲突,分析一下各国格局。

比起做事,更喜欢做梦。比起科学,更喜欢玄学。

其次,管理确实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管理者常常面对复杂的管理局势,产生一种无力回天的挫败感。现实当中的管理因素确实太多,太复杂,今天解决了这个问题,明天又来那个问题,好像无穷无尽,烦不胜烦。一旦抓不住重点,看不到本质,就会在这看似无尽的混沌中,急切地希望有一种简单、明了、包治百病的方子,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

而领导力的概念,就非常符合这个期望。只要有领导力,一切问题都有人自动解决,一切麻烦下属团队都能自行搞定,不就没有任何问题了吗?多么伟大的构想。

于是乎,铺天盖地的领导力培训大受欢迎。大家摒弃管理力,追崇领导力,甚至只要把管理培训的名字改成领导力培训,或者说,必须把管理培训的名字改成领导力培训,才能被企业接受。哪怕内容依然是一模一样的。

但事实上,这种风潮,对企业毫无用处,甚至耽误了真正重要的事情。

 

一,领导力是管理中的一部分,而不是流行说的,领导力比管理高级。

管理,包括对事务、物料的管理,包括对时间、过程的管理,包括对人、对组织的管理,包括对各种信息的管理,包括对决策、战略、规划的管理。

对事务的管理,通常可以叫做「管控」,对人的管理,通常可以叫做「领导」,对战略、决策的管理,通常可以叫做「经营」。

在这种说法里,他们把管理的范畴缩小为「管控」,然后把领导力凌驾于管理之上。

同样的,也有很多人把「经营」和「管理」也对立起来,把经营凌驾于管理之上。

玩来玩去,只是文字游戏而已,不但偷换概念,还扭曲内涵。

偷换概念,并不能够改善实际行动,更不能带来什么成果,甚至是有害的。

因为管理是一个系统行为。管控要有,领导要有,经营要有,三个方面做错任何一个,都会失败。

就好象人体,是一个整体。心肺脾胃肾,神经骨骼皮肤肌肉消化生殖循环,所有方面都重要。但是,卖肾保健品的,会告诉你所有病都是肾的原因;卖血液保健品的,会告诉你所有病都是血不好;卖排毒保健品的,会告诉你所有病都是没有排毒造成的;卖保健食品的,告诉你所有病都是没吃对东西;卖净化器的,告诉你所有病都是水不好……

但真正的医生会告诉你,不是单独抽出哪一个东西,就能保证健康的,健康很复杂,要多方面平衡,锻炼饮食心理等等全都要注意。

医生的话,一听就麻烦,连听懂的欲望都没有。而保健品的宣传,一目了然,一了百了。

所以市场上,保健品很受欢迎,医生很受批评。

事实上,如果把领导力或者经营从管理中剥离出来,包装成单独的药方,忽视、贬低、压制其他方面,这种行为是一定会失败的。

 

二,领导力是结果,不是原因。

良好的管理,必然带来理想的团队和人员状态;不好的管理,再有魅力也没有意义。良好的领导力,更像是一种结果,而不是一种原因。

设想一下:

A经理,经常骂人,脾气暴躁,私生活不检点,但在他手下,业绩好,收入高,升迁快;

B经理,温和可人,礼貌客气,诚实正直善良,但在他手下,部门业绩年年倒数,财务核算总是亏损,升迁机会几乎没有。

你更愿意在谁的手下做事?

其实,良好的管理,就是领导力。

管理好,公司绩效才好,剩下的都是次要的。领导很暴躁,但奖金多多,升迁多多,荣誉多多,被骂也无所谓。

不好的管理,领导力(个人魅力)再好也没用。达不成绩效,完不成任务,拿不到奖金,谁还拿爱发电吗。

“领导您真是个好人,我很喜欢你,但是我要离职了,人家开3倍工资。”

 

三,领导力的改变,是非常低效、缓慢、困难的事情,可以作为一种提倡,但如果作为核心重点去改变,在实践中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领导力到底是什么?我搜了一下领导力的定义,真是五花八门,让人叹为观止。但是大体来讲,大家比较普遍认为,领导力是一种特质,性格,气质,之类的。

一个人的性格、特质,容易改变吗?

非常难!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有谁,可以随心所欲重新塑造自己的本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管理中,追求一个不可能的解,是非常低效,不明智的行为。

「愚公移山」,是一种崇高的品质。但是在现实当中,遇到一座大山挡路,首先想的应该是绕过去,找一条更好的路,而不是就地驻扎,花几百年把山移走。

但为什么在企业管理中,非要选择移山这种行为呢?

正因为领导力是一个难以改变的因素,所以他通常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

 

四,领导力技巧,是表面化的表演,对员工难以持久生效,而对管理者带来巨大压力和焦虑。

常见的领导力课程,或者领导力相关的文章、技巧,都会把沟通套路、心理学套路包装成领导力。

比如批评人的套路,表扬人的套路,第一句话说什么,诸如此类。

但这种表面的、表演式的套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很快就会被他人熟悉,最终变成形式主义。

而管理者本人,一直在「表演」,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来行为,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焦虑。

其实,管理有方法,而且跟本性无关,就好象做数学题,哪有什么说法,性格孤僻的人(或者性格活泼的人)就解不出数学题?个人的特质,只要不是属于精神疾病那种程度的问题,跟管理其实没有什么关系,根本不需要去表演。

有的领导口若悬河,很擅长说服他人,就像乔布斯一样。但乔布斯一样是出了名的坏脾气,数次被自己的员工、股东赶出董事会。

有的领导不善言辞,性格耿直,曾因为土包子气质被公众人物耻笑,被人欺负还在媒体上发牢骚,一点城府都没有。这样的领导行不行?他叫雷军。

有的领导忠贞不渝,夫妻恩爱,有的领导花天酒地,老婆常换;有的领导吹牛不打草稿,有的领导从不轻易承诺。都有成功的,也都有失败的。

所以,哪有什么必然成功的性格,又哪有什么绝不可以的谈吐。

只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抓住管理的关键,何必要学那些表演的技巧呢?

 

五,市面上绝大多数领导力课程,都是虚幻的。

有的领导力课程,其实就是纯粹的管理课程,但冠以领导力的名字而已。

有的领导力课程,说的都是期望的结果,比如要让员工信任自己,要让员工有成就感,要让员工积极主动,要让员工目标一致,要以身作则,要激励他人,要达成目标,要怎么怎么。这都是正确的废话。关键是怎么做?你会发现,一说到做法,其实都是管理。管理得好,就能得到那些美好的结果,但却被归纳成领导力的功劳。

干啥啥不行,抢功劳第一名。

有些领导力培训的侧重点完全落到了心理学的诸多问题上,就连沟通也被简单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但其实这只是沟通一个很小方面的体现。更为重要的一面在于沟通的结构顺序:谁什么时间要传递给谁什么信息,怎样传递?谁什么时间从什么人那里获取什么信息,怎样获得?这些问题并不是心理学能解答的,而是必须借助切实的系统化综合管理才能找到答案。

更多的领导力课程,本质就是故事会。听听几个故事,美其名曰案例,然后总结几句正确的废话。这种课程,上着当然很舒服,就像看电影、听相声一样舒服,但是真的有用吗?

 

总结:领导力的修炼是值得提倡的,但不要把他当成万能药。

拥有良好的领导力,有个人魅力,一呼百应,受人爱戴,当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对事业有巨大的帮助。

所以领导力的修炼值得提倡。我们应该要诚信待人,我们要目光长远,等等,这些都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但是,这是一种长期的、缓慢的、渐进的修炼,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是目标,但不是药方。

更加不要认为,领导力比管理高级,我们要领导,不要管理。这就南辕北辙,缘木求鱼了。

 

点击数:33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