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龙岗警方抓了一批“梦想导师”——一群打着培训名义的诈骗犯。通过各种炫目的包装和疯狂的洗脑,免费上课骗人过去,吹嘘出亿万财富和无数光环让人心动,用震天响的音乐和口号让人迷失,最后狠狠地骗取一大笔钱。
还能看到,从之前的气功热,到UFO热,到圈圈功,到王什么大师李什么大师,一波又一波的民科和邪教被覆灭,但是到2020年的今天,市面上依然有很多类似“致良知”的精神邪教,信众源源不断,死心塌地,而他们大肆敛财,势不可挡。
这种事情已经成为了常态。现在好多人一说外面的培训,就以为都是这种骗子培训、洗脑传销!而正儿八经学知识,讲道理,教理论,让人思考和实践的课程,反而被人说“不够激情,没有氛围,不吸引人”。
确实,有部分人就喜欢一夜暴富、不劳而获、躺着挣钱。我见过很多人,明知是传销和诈骗,却认为自己能先上车,赚大钱就跑,心甘情愿挤进这种圈子。但我相信大部分人是脚踏实地的,愿意挣清清白白的钱的,那就不要被这些表面光鲜亮丽锣鼓喧天给骗了!不要认为自己够理性不会被骗,只要身处那个氛围,情绪被煽动起来,什么理性都没了。
培训是一个非常具有欺骗性的行业。
事实上,凡是低频、高价、非标准化、缺乏信息交流的行业,几乎都天然带有欺诈属性,最容易被人骂成骗子。二手车,旅游,保险,医疗,无一例外。
原因如下:
- 因为低频,很久才偶尔消费一次,所以很陌生,不懂,就容易被欺骗。如果经常见,很熟悉,就不容易骗了。
- 因为高价,骗一次就够了,下一次你再也不来了也没有关系,所以容易滋生骗人的动机。
- 因为非标准化,每次情况都不一样,所以难以快速分辨是否被骗,也容易滋生骗人的动机。
- 因为缺乏信息交流,一个人上当了其他人也不知道,有需求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取有效信息,不知道如何对比评价,也容易被骗。
正因为这些特征,所以这个行业骗人很容易,很多“聪明”的人,第一选择自然是骗人优先,比踏踏实实解决问题容易得多,也挣钱得多。
再加上简单、粗暴、夸张的行为偏偏非常受欢迎,整个社会非常的浮躁:
- 超过100个字,大部分人就喊着太长不看,一看就头疼,最好不要让我思考;
- 喜欢听极端的例子,喜欢把个例当成普遍,创业就要成为马云,工作就要百万年薪,这种十六亿分之几的事情,总认为会普遍地发生;
- 媒体全充斥着愚昧、震惊、反智的内容,很多人每天乐此不疲;
- 生活中不能坚持任何一个好习惯,却希望整个世界为自己而改变,要成为人上人……
对于这部分人,踏踏实实的学习是不可能的,认认真真地思考是不可能的,那种疯狂又简单、只要喊喊口号就能一夜暴富的白日梦,正是他们所急需的。
久而久之,整个行业充斥着大量的骗子。
但这绝对不会是长久的。
在发达国家和一线城市,培训的市场越来越大,诈骗虽然也有,但更多是真正有价值的培训。因为那些市场慢慢把行业的几个特质给改变了:
第一,培训不再低频,不再稀罕,大家经常见,经常参加,自然就有了分辨的能力;
第二,有了足够的交流信息,类似属性的人群会形成圈子,什么课程好不好,什么技能有没有用,都有圈子可以询问,交流;
第三,信息的来源更科学,快手、头条之类的APP几乎罕见,从侧面反应了他们更具逻辑思维,更能抵抗低级的情绪煽动。
而三四线、地级、县级城市,慢慢变成了诈骗的重灾区。
如何分辨真假培训
如何能分辨哪些才是真正学东西,哪些只是挑拨情绪一时爽甚至是诈骗呢?
樊登曾经给出一个简单的分辨方法:
凡是一到培训现场就是震天响的音乐,“动次大次”地让你无法思考,无法交流,只能听见台上一个人的声音,基本就是骗子培训。
五岳散人也给出判断:
任何机构打着“国学”的旗号做商业公司的培训,全是扯淡。道理很简单,中国古代所谓“四民”为士农工商,虽然商人一直是社会运转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从理论上处于“四民”之末。 用所谓“国学”来培训商业,您也没看看国学长没长那根阳物——它就没这个传承。 为啥会有这么荒唐的事儿呢? 一个是有些企业家飘了,跟朱元璋差点儿要认朱熹当祖宗差不多,想找个自己财富的文化根源。一照镜子,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这不能追到奥地利学派去啊。 得,国学吧。
以此引申一下,总结大部分骗子培训的套路:
- 震耳欲聋的音乐,老师说话就关闭,只要老师一暂停,音乐立马跟上;
- 奢华、夸张的舞台布置,直逼春晚舞台;
- 形式化严重,一大堆助教,场面弄成人民大会堂一样,恨不得门口弄个安检门,不是为了安全,而是为了唬人;
- 讲师上台时必须一帮人围着,像是保镖保护总统一样簇拥上去。其他助教疯狂呐喊,鼓掌;
- 通常喜欢扯一堆虚头八脑的东西,最喜欢的就是新国学,还要扯上佛道释,宣传自己要么就是佛门大师,要么就是道家半仙。什么四书五经,金刚经、心经,易经、道德经,中医、辟谷,量子力学、宇宙能量……反正大家都听说过又搞不懂的东西;
- 或者喜欢扯最新最虚的概念,比如裂变,转型,革新,平台,区块链,阿米巴,股权,颠覆,风口……反正大家都听说过又搞不懂的东西;
- 讲几句话就要求下面鼓掌,喊好;
- 要求学员声嘶力竭地喊口号;
- 现场带着大家跟着节奏做一些疯狂举动,比如疯狂鼓掌,疯狂跳跃,疯狂挥舞等等;
- 不允许反对声音,不允许讨探,不允许私下交流,不允许建群,加微信;
- 承诺的目标特别远大,1个亿都是小目标,实现人生巅峰全靠这个导师;
- 光环很多,各种世界级、国家级,也无法现场求证的头衔一大堆;
- 都喜欢说自己是做慈善的,捐了多少千万,多少亿,常常现场弄一个慈善募捐环节;
- 都要讲一段年少失意又东山再起的身家故事,二十几岁就白手打拼到身价亿万;
- 全都是正确的废话。正经的老师,偶尔讲几句正确的废话,这是难免的。但是骗子老师,通篇都是;
- 到后面就会引出一个绝佳的机会,千载难逢的风口,千万要把握住。比如成为入门弟子,成为专属会员,成为独家代理,成为原始股东,等等,现在把握机会,只需要XX万……
上面这些特点,出现得越多,就越可以判断是骗子培训了。
骗子多了,正经人就难了
对于正规培训公司来说,在这种骗术横行的行业做下去真的不容易。一方面,要给很多人解释和证明,我们不是骗子,我们不是传销,我们是讲实实在在的东西的;另一方面,又有很多人觉得你们比别人差远了,看看人家的头衔,看看人家的场面,人家免费参与,人家日入百万……见惯了华丽的包装,见惯了极力迎合“贪嗔痴”的套路,就会觉得正常的东西太乏味,太无趣,太没吸引力了。
尤其在非一线城市,市场不成熟,信息不流通,客户都是第一次尝试,最容易被光环闪亮的骗子吸引眼球,上过一次当之后就对所有的培训都抱着强烈的敌意。让真正做培训的,有口难辩,苦不堪言。
那在这样的市场能够如何好好地发展呢?
我们可以参照成熟市场是如何消除欺骗弊端,把那些特征来引入空白市场。
第一,把低频变成高频,这需要配合把高价适当降价,尤其是前期培育市场的阶段。让客户多参与,多体验,多见识,一次两次三次,慢慢就会对培训产品有了正确的认识。
第二,让足够多的信息流动起来。可以是线上的交流平台,多多流通正确的管理、培训等方面的信息,但这种效果其实并不好,现在微信等线上的信息太多,太泛滥,大部分人也比较抵触阅读。所以更好是建立线下的平台,比如经常举行沙龙、讲座、分享会、交流会、论坛等活动,培训公司应该成为一个活动策划公司,常常把客户聚集到一起,慢慢进行正确的产品引导。
第三,更重要的是真正深入客户,去探寻他们当下所急需、紧要的问题,把解决问题当作核心目标,围绕目标去设置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一定是围绕目标而进行的,是为了客户而设置的,避免坚守自己固有的内容和形式,让客户来适应自己。只有一点点,一个个地解决了客户的问题,慢慢才能形成信任和依赖,市场才会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好的产品慢慢得到证实,才会让差的产品慢慢退出市场。骗子充满市场,证明好人做得不够。这应该是每一个真正的培训人应有的坚持。
以此思考,与所有客户和同行共勉。
点击数: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