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整块的时间,大家第一印象是这样的:
但实践过的朋友就会发现,基本不太可能有这样整块的时间给自己,通常是被各种会议、突发事件、额外安排、意外情况打乱,时间显得支离破碎。
于是努力想要整合时间块,无奈却一再失败,最后往往恼羞成怒、放弃治疗了。
其实不要怪自己,上面这种理想的情况,基本只有在农业时代或密集体力劳动时代才会出现,工作很少沟通和合作,埋头就是干,交流的时间往往是休闲娱乐。但只要进入到知识工作和组织工作时代,需要密切的分工合作、需要大量沟通协调的时候,基本不太可能有这种不被打扰的整块时间了。
而且,这种整块的时间对于个人的效率也许是提升,但不一定有利于组织的效率提升,如果每个人都埋头在这种整块时间,那么组织的协调就更难、更慢,对外界的变化反应就更小、更缓,最终只会失去活力,变成一个庞大而又缓慢的机构,变成笨拙和灭亡的恐龙了。所以我们的时间被打散,被碎片化,是有原因的。
那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时间还有另外一种整合方式:
是的,竖向不能整合,我们可以横向整合啊。
不要以为我是开玩笑,仔细想想你就知道,这才是提升时间效果(注意,是效果,不是效率)的方法。
效率和效果有什么区别
效率是做事更快,单位时间内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效果是做事更有效,做出来的事情更加有成果。
做得快,做得多,不一定有用。比如学习,如果一门课程是48个课时,我一天学12个小时,一口气4天就学完,你觉得有效吗?还是每天学1个小时,一个多月学完。你觉得那个学生掌握得会更扎实,学得更好,更有效?
再比如健身,我是今天有时间了,一口气练6个小时,然后几周不练了,又来6小时,还是每天就练半小时,但是天天不间断,你觉得哪个效果更好?
其实古人早就说过:
最无益,莫过一日暴来十日寒;
若有心,何必三更灯火五更鸡。
集中处理,在一天整合一大块时间做一个事情,这是为了提高效率。现在我们大部分的问题不是效率,而是效果。不是没时间做事,而是做的事情没有价值,或者做了之后没有成果。
如果把事件安排好,不一定要集中处理才行,我们有很多办法可以提高效率。比如说:在体力劳动时期,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是利用机器,今后在脑力劳动时期,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是用人工智能,这是可以看得到的趋势。所以机器才需要集中处理、批量处理,这是机器的方向,不应该是人的努力方向。
那机器代替人劳动(体力及脑力劳动),人干嘛?人保证劳动是有效的。
所以我们更需要的并不是提高效率,而是实现效果。
对于我们来讲,每天坚持,横向的整块时间,于我们效果的提升更重要。
所以如果你还认为自己的事情没做好、没进步,是因为每天没有大块的时间去工作或者学习,看完这篇之后就不要这么想了。
没有进步不是因为没有大块时间学习,而是因为没有坚持学习。事情没做好不是因为没有大块时间做事,而是因为没有把事情分配好,没有规划、计划好然后坚持按实施推进。
横向的整合时间(计划和实施),比竖向整合时间(集中处理),对我们更重要!
点击数:148